妳跑對了嗎?徐棟英教練親授「超慢跑」4大姿勢秘訣,跑錯小心反而更傷膝蓋!

 


親愛的,妳是不是也被超慢跑(Slow Jogging)這股健康新潮流圈粉了呢?在台灣,從年輕上班族銀髮族,大家都在瘋這項號稱「不喘、不累、不傷膝」的高效燃脂運動。

超慢跑的魅力,在於它把跑步這件看似門檻很高的事,變得輕鬆又容易持續。醫學研究也證實,超慢跑的能量消耗,在相同速度下大約是走路的兩倍,可以有效燃燒脂肪改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甚至能活化抗老基因

然而,簡單不等於隨便!許多人一窩蜂開始跑,卻因為姿勢錯誤,反而讓膝蓋小腿感到不適台灣推廣超慢跑多年的體能訓練專家徐棟英教練就提醒,想讓超慢跑成為妳的「長壽跑法」,而非「傷膝殺手」,關鍵就在於掌握「節拍超慢跑」4大姿勢秘訣。

今天,《暖暖室》就為妳深度解析徐教練跑步心法,並結合運動醫學的專業觀點,教妳如何跑對,讓妳的膝蓋越跑越輕鬆,身體越跑越健康!


目錄

  1. 超慢跑的科學實證:為什麼它能燃脂卻不傷膝?
  2. 徐棟英教練親授:超慢跑「節能減碳」4大姿勢秘訣
  3. 跑對不傷膝的關鍵:解鎖「前腳掌著地」的奧秘
  4. 超慢跑自我檢測:請記住「4不口訣」
  5. 常見問答:關於超慢跑與膝蓋疼痛
  6. 結論:正確起跑,讓運動成為妳的日常處方

1. 超慢跑的科學實證:為什麼它能燃脂卻不傷膝?

為什麼超慢跑可以達到高效燃脂,同時還能保護關節?這得從它獨特的生理機制說起。

燃脂效率高於快走

日本福岡大學的研究發現,超慢跑的速度雖然極慢(約每小時4到6公里,比快走稍快),但因為它仍屬於跑步動作,需要更多肌肉群協同作用,因此能量消耗走路的兩倍。更重要的是,這種低強度的慢跑能心跳維持在**「脂肪最容易被燃燒」黃金區間**,默默開啟妳的燃脂模式

對膝蓋衝擊力較小

很多人害怕跑步傷膝蓋,是因為傳統跑步腳跟先落地方式,會產生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對膝關節造成衝擊。

然而,超慢跑的核心理念就是「輕柔」。它強調小步伐、高步頻,並且利用前腳掌先著地的方式,能有效分散衝擊力。比利時根特大學與日本團隊合作的研究就提到,類似超慢跑地面慢跑(Grounded Running)可降低高達35%的關節衝擊力、並降低約20%的肌肉負荷。這種關節友善的運動方式,讓它成為久坐族肥胖族群,甚至是關節退化者絕佳選擇

2. 徐棟英教練親授:超慢跑「節能減碳」4大姿勢秘訣

徐棟英教練超慢跑的精髓歸納為「節能減碳」4個關鍵技巧,目的就是讓妳跑得省力持久,並且零傷害

秘訣一:前腳掌先著地,腳跟輕碰地板

這是超慢跑傳統跑步核心的差異。徐教練強調,想像妳在赤足跑腳掌會很自然地前腳掌先落地,然後腳後跟輕輕觸碰地面。

  • 重點前腳掌著地重心腳後跟只是輔助。不要用腳跟用力踩地,否則衝擊力會直衝膝蓋,反而造成傷害。

秘訣二:膝蓋保持微彎,全程不打直(「ㄍ字型」)

跑步過程中,妳的膝蓋必須像一個彈簧,保持微彎曲有彈性的「ㄍ字型」狀態。

  • 重點膝蓋就是最好的避震器。即使在腳步交換的瞬間,也要保持微曲,讓關節隨時準備好吸收衝擊,才能避免傷到膝蓋

秘訣三:節能減碳,輕量落地

「輕量落地」超慢跑最高指導原則。如果妳跑步時落地聲很大,就表示妳的衝擊力太大、姿勢不對

  • 重點:想像自己是在練輕功,腳步要越輕越好輕柔的落地不僅能保護關節,也代表妳的肌肉更有效地吸收震動

秘訣四:小步伐,高步頻(180步/分鐘)

要達到輕量落地,最關鍵的技巧就是小步伐高步頻。徐教練建議,理想的步頻應達到一分鐘180步

  • 重點高步頻(小碎步)能分散每一次著地衝擊力,讓力量快速傳導出去,降低單一腳掌和膝蓋承受的負荷。新手可以搭配超慢跑節拍器APP來穩定節奏。

3. 跑對不傷膝的關鍵:解鎖「前腳掌著地」的奧秘

為什麼徐教練運動醫學專家都如此強調前腳掌先著地

  • 吸收衝擊力前腳掌著地時,小腿、腳踝與足弓肌肉會像彈簧一樣,瞬間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如果用腳跟先著地,衝擊力會直接傳導到膝蓋脊椎,長期下來容易造成關節受損
  • 啟動正確肌群前腳掌著地能有效啟動小腿的脛前肌大腿前側腰大肌等,這些都是走路時較少用到的深層肌肉。特別是對於中高齡者,這能幫助維持肌肉量預防肌少症,是健康老化的關鍵。
  • 預防錯誤姿勢前腳掌先著地自然會引導膝蓋保持微彎,避免膝蓋打直錯誤姿勢,進一步保護關節

4. 超慢跑自我檢測:請記住「4不口訣」

徐棟英教練也提供了一個簡單的「4不」口訣,讓妳在跑步時隨時自我檢測,確保妳的運動是有效安全的:

  1. 不痠肌肉不應有乳酸堆積明顯痠痛感
  2. 不痛關節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應該感到疼痛
  3. 不硬肌肉不應感到僵硬緊繃
  4. 不喘:妳應該要能輕鬆說話唱歌,保持自然呼吸,如果很喘就表示速度太快了。

常見問答:關於超慢跑與膝蓋疼痛

Q1:我有退化性關節炎,可以跑超慢跑嗎?

A1:超慢跑因其低衝擊性,對關節炎患者來說是相對安全的選擇。醫師表示,膝關節需要活動才能保持功能,完全不動反而會造成肌肉群肌力下降超慢跑緩慢節奏輕柔衝擊,有助於維持膝蓋周邊肌力穩固關節。不過,若妳有嚴重骨關節炎膝關節變形,務必先諮詢專業醫師的評估與建議。

Q2:跑超慢跑會不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A2:超慢跑強調前腳掌著地,如果姿勢不正確,變成**「墊腳跑」(只讓前足著地,腳跟懸空),的確會造成腳踝小腿過度緊繃**,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跟腱發炎正確的跑法是前腳掌先腳跟要輕輕觸碰地板,讓腳底有完整的緩衝放鬆,並搭配運動後伸展放鬆,就能有效預防。

Q3:超慢跑需要做肌力訓練搭配嗎?

A3:非常需要超慢跑是一種優秀的有氧運動,能強化心肺。然而,單一的超慢跑肌肉量訓練強度上相對不足。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成年人每週應進行至少2次以上,針對大肌群肌力訓練。將超慢跑肌力訓練(如深蹲、彈力帶運動)搭配,能強健骨骼預防肌少症,讓妳的健康效益更全面。


結論:正確起跑,讓運動成為妳的日常處方

超慢跑的流行,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慢」的力量。它不只是一種運動方式,更是一種聰明生活哲學——不求爆發,但求持續不求速度,但求節奏

掌握了徐棟英教練4大秘訣,妳已經拿到一張通往健康不傷膝長壽跑道入場券。從今天開始,輕輕落地小步伐高步頻,讓妳的身體舒適的節奏中,默默燃脂活化年輕

健康,從來就不是靠拼命,而是靠聰明!現在,就穿上妳的跑鞋,開始妳的超慢跑之旅吧!

請記得,《暖暖室》一直都在這裡,準備好用文字、故事與知識,陪妳一起學習溫柔照顧自己。想要更多關於女性健康與自我照顧的內容,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暖暖室》The Cozy Corner


Research Data Table

數據/觀點來源關鍵發現或建議數據說明 (網站名稱)
日本福岡大學研究超慢跑能量消耗約為走路的兩倍,且心跳維持在燃脂黃金區間Women's Health/OK1
比利時根特大學/日本團隊研究 (2019)類似超慢跑地面慢跑(Grounded Running)可降低高達35%的關節衝擊力洪暐傑醫師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 張家銘醫師超慢跑能活化抗老基因 PGC-1$\alpha$;持續12週訓練可提升腿部肌肉降低內臟脂肪與血糖Women's Health
徐棟英教練超慢跑強調前腳掌先著地膝蓋微彎輕量落地高步頻(180步/分鐘)等4大秘訣,避免膝蓋受損Women's Health
健康醫療網超慢跑適合三高退化性關節炎等族群,但不適合作為一般人單一運動,需搭配肌力訓練健康醫療網/World Gym


張貼留言

0 留言